為協助大中華區的太陽能廠商進行相關產品認證與測試,全球產品安全測試與認證機構美商優力(UL),正積極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建置光電測試中心,並與當地的產、學界進行測試合作與技術交流,期進一步提升太陽能模組、電池等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與可靠度。
UL全球能源暨燃料系統總監 Evelyn M. Butler表示,透過認證檢測等方式,可提升太陽能相關產品的安全性,並有助企業聲譽向上提升。 |
UL全球能源暨燃料系統總監 Evelyn M. Butler表示,在中國大陸政府加碼太陽能補助計畫,與全球對綠能需求的成長等雙重因素推升之下,太陽能相關產品安全標準也正快速發展,尤其是可靠度及耐久性,更太陽能產品必須具備的關鍵條件。由於太陽能產品動輒20年的運行安全需求,且無法避免戶外自然環境和氣候的嚴苛考驗,從材料、零組件到供電系統等各個環節都須確保長時間使用下的可靠度與安全,因此透由認證機構的協助,可減少產品後期的失誤、降低長時間營運與維護成本,並建立正向的企業聲譽。
Butler進一步指出,為因應此一需求,UL在中國大陸與台灣皆有所布局。UL在中國蘇州已打造太陽能光電測試中心,並致力與中國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天津十八所等科研機構建立合作,共同推進可再生能源及其電力傳輸方面的技術研究;在台灣方面,亦與經濟部合作建立前瞻能源安全研發中心、與台灣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啟動綠色通訊實驗室,以及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推動太陽能相關產品的安全研發;此外,並在成功大學建立第一所美國境外的太陽能光電防火實驗室,可大幅節省廠商將產品運至美國送驗的時間與成本。
另一方面,UL除公正協力廠商的檢測工作之外,並與產官學界溝通,也在世界各地與國際性組織和地區性夥伴合作,催生產品安全標準及推動兩大體系標準–UL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的整合。以太陽能相關產品來說,UL的標準在於強調安全細節,而IEC則著重要求產品性能,在市場全球化下,兩者統一為一套全球通用的太陽能檢測及認證系統亦備受期待,這都將有助太陽能產業的貿易發展和國際市場流通,亦有助於推動產業的蓬勃發展。
Butler認為,由於目前中國大陸太陽能廠商的產品價格競爭力相當強勢,且成本較低,因此這同時將有助帶動全球太陽能裝置安裝量提升,並促使現有太陽能模組安全標準UL1703不斷的被修正以趨近完善,而周邊產品如接線盒、連接器與電線等標準亦受到重視,共同協助把關太陽能產業的產品安全。
Butler認為,目前中國大陸太陽能業者的產品價格競爭力相當強勢,且成本較低,有助帶動全球太陽能裝置安裝量的提升,一旦安裝量攀升後,用戶對於太陽能產品的品質與安全性要求也會越來越嚴苛,進而使現有太陽能模組安全標準UL1703不斷趨近完善,甚至相關的周邊產品,如接線盒、連接器與電線等標準亦將受到重視,有助進一步提升整體太陽能產品的安全性。